原標題:廣州紀錄片節閉幕 已成為中外紀錄片人交流融合的重要支點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惠婷):2014中國(廣州)紀錄片節日前在廣州閉幕。已走過十二載歷程的廣州紀錄片節,從最初廣州電視臺創立的一個內部交流會華麗轉型升級成為中國現時唯一具備紀錄片投融資、交易功能的專業平臺。期間,中外紀錄片界共同作出了努力,使得廣州成為中外紀錄片人交流融合的重要支點。
  加拿大製片人Gordon Henderson第一次參加廣州紀錄片節。他早前在出席“廣州之夜”這一由廣州市新聞辦主辦的宴請活動時告訴記者,之所以不遠萬里來到廣州,是希望通過紀錄片節可以尋找同道中人,一起製作有關中華歷史和人文地理的紀錄片,讓世界更加瞭解真實的中國。Gordon同時表示,期盼通過預售的合作形式,支持更多有創意的中國同行成功完成作品。
  來自德國IMC&BS的漢斯-史蒂芬海伊納(Hans –Stefan Heyne)在製作和投資紀錄片上頗有心得。他連續十年參加廣州紀錄片節,還曾在去年廣州紀錄片節首設的“紀錄片診所”里,從版權方面為中國紀錄片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回顧十年的廣州之行,漢斯說,廣州是個中外製片人相互融合的地方。正是在這裡,他成功與上海電視臺展開合作,拍攝了一部中德聯合製作的作品,並將它傳播到世界各地。展望未來,漢斯說,任何世界範圍內的合作都不可能是“單行道”。這幾年,他的團隊把中國優秀的紀錄片帶到了歐洲,同時也在尋找機會把歐洲製作精良的紀錄片帶給中國觀眾。
  今年廣州紀錄片節的國際性和影響力邁上了一個歷史性的新臺階。本屆紀錄片節共吸引了來自全球85個國家和地區的3054部影片參加評優、展播和方案預售,這使得廣州紀錄片節一躍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紀錄片平臺。今年廣州紀錄片節的最高獎項“金紅棉”獎評選中,來自美國、德國、荷蘭、芬蘭、孟加拉等國的作品脫穎而出,更多具有世界一流製作水平的國外紀錄片透過“金紅棉”為中國人所認知。
  在投融資和交易方面,今年的廣州紀錄片節同樣結出豐碩的果實。據組委會不完全統計,在今年為期四天的展會期間,參會的200多家機構、951名參會嘉賓中,就聯合製作、海外銷售、版權交易等方面達成了價值近2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合作。
  不僅如此,跨國的業務交流學習也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去年廣州紀錄片節Docroads項目學員共同製作的成果——《最後的夜班車》,拍攝完成後被推向法國紀錄片市場,並獲得了巴黎紀錄片領域的最高獎項。
  十二年,從出生到發展壯大,廣州紀錄片節的點滴成長亦成為中國紀錄片界發展變化的風向標。今年,廣州紀錄片節與中國紀錄片網、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紀錄片工作委員會共同推出移動互聯網紀錄片產業運營平臺“紀錄?中國”,力爭在網絡上實現永不落幕的紀錄片節。
  組委會副主任、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在今年的廣州紀錄片節上表示,將通過實施財稅扶持政策,完善版權保護,鼓勵國際合作交流,加快媒體融合等方面推動中國紀錄片的快速發展。鳳凰新媒體總裁李亞亦透露,在即將到來的2015年,作為中國紀錄片第一視頻平臺的“鳳凰視頻”將會對紀錄片進行全產業鏈升級,促進中國紀錄片市場化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e01aejcn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